進入7月下旬,除了偶爾路過的臺風攪攪局,基本上每天太陽都會獨霸天空,讓地上的人無所遁形。在這種天氣下面學車,絕對是對身體跟心靈的雙重考驗。不少人也是費盡心思,寧愿早起,在早上比較涼快的時候學車,甚至有條件的直接報一個晚班,體驗在燈光下學車的奇妙感覺。當然還有一些人只能迫于時間壓力,只能選擇在下午硬頂上,那么如何才能好好掌握學車的節奏,安全的度過這最困難的時刻呢?
首先在30甚至35度以上高溫以下長時間學車(90分鐘以上)是非常不利的舉動。身體非常容易疲勞,全身因為炎熱而大幅出汗,很快就會出現脫水的情況,即便大家認為學車本身并不需要什么高強度操作,但在這種相對密閉的環境里面,即便什么都不做,都很可能出現中暑的情況。再加上現在很多人處于工作、學習的壓力,身體還是亞健康狀態,就更加不好說了。
正確的節奏應該是間歇性的學車,一般練車的時間以45分鐘-60分鐘為宜,當然如果覺得身體跟不上節奏,可以跟教練說明一下,給予更多的休息時間。在休息的時間一方面是進行補水,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其他學員的操作,來對學車的內容進行反思,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領悟能力和學車效率。
在休息的時候,很多學員為了貪涼快會把車窗全部關上,然后把空調溫度開到最低,其實這樣操作一方面比較耗油,另一方面會讓身體在一冷一熱之間進行快速切換,有可能會導致身體不舒服,另外甚至可能直接導致感冒,影響自己的學車進度。正常操作應該是適度開啟空調,但是保持車窗開一點保持通風狀態,讓身體能夠適應相對較小的溫差。
如果在練車的時候突然感覺頭暈乏力眼花的情況,那肯定是中暑了。這個時候必須馬上停止練車并向教練報告情況。由教練帶你前往陰涼的地方進行休息,并馬上進行補水。練車固然很重要,但絕對不能忽視自己的身體狀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