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慮到不同地方學車環境不同,一般來說,需要2-3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順利考出駕照。不少學員總是希望能學到更多的東西,只要有時間就往駕校跑,讓教練幫忙約車,即便練得非常勤快,到了考試仍會出現各種情況。證明練車效果跟練車時間并沒有直接的關聯性,那么真正決定通過率的關鍵點是什么呢?
第一個關鍵點是知道勞逸結合的練車。不少學員心急火燎,總是希望自己趕緊學完趕緊考證,結果一周去四五次,每次還是練習相同的內容,很容易產生懈怠感和枯燥感。教練怎么說感覺都是一個套路,學員越來越不耐煩,結果到頭什么都沒有學到,上了考場還是悶的。最好的方法是保持每周2-3次學車,每次練車時間保證充足,同時也能在休息的時間能夠反思一下之前的練車,為接下來攻克操作要點做好心理準備。
第二個關鍵點是勤于思考。相當一部分學員在學車的時候操作是相當僵化的,教練說打死,他就打死,教練說踩剎車,他就踩剎車。不得不承認剛開始一段時間確實是這樣沒錯,因為學員要掌握基礎的操作,之后就應該跳出這個樊籠了。什么點位怎么看,方向盤怎么打和調整,包括離合器是要松一點還是緊一點,都需要自己思考,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。哪怕出錯也沒關系,恰好是獲得一個新的突破點。自己多看多想多做,能讓教練做出更好地引導。
第三個關鍵點是培養臨機應變的能力,特別是針對科目三的時候。到了科目三,除了聽從教練的指示以外,還需要根據實際的路況做出不同的選擇,雖然這些選擇未必全部都是錯的,但這些經驗也為之后的開車奠定了基礎。諸如說看到遠處綠燈但不知道還剩多久,學員可以選擇加速爭取通過路口,又或者是減速等待紅燈,然后等綠燈通行。教練也會提醒學員注意控制速度和觀察,如果確實碰到突發情況仍然要以自身安全為第一優先選擇。
第四個關鍵點還是要培養平常心。雖然教練也會鼓勵學員,但有時候學員就是感到非常緊張,擔心自己無法過關,還要補考,還要重練,還要被別人嘲笑等等。其實越緊張就會給學員帶來更大的負擔,反而影響學員的正常發揮。明明練得很好,卻因為心態崩潰而掛科,豈不是太可惜了呢?只要平時練得好,完全不怵考試才對。越到考場越要放下心來,想想過關以后將是一個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,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上考場,自然結果不會令人失望。一言以蔽之,就是教練和學員都要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,不管練車時間長短,學到點子上、學以致用才是關鍵。